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 中文名
- 内香优18号
- 性 质
- 水稻品种
- 选育单位
- 四川德农正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品种来源
- 内香2A×内恢99-14
- 结实率
- 76.7%
- 抗 性
- 稻瘟3级,白叶枯5级,褐飞虱9级
内香优18号简介
编辑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18
品种名称:内香优18号(区试代号:内香2A/内恢99-14)
选育单位:四川德农正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内香2A×内恢99-14
内香优18号特征特性
编辑抗性:稻瘟病平均2.6级,最高3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2.7%,长宽比2.9,垩白粒率18%,垩白度3.2%,胶稠度7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7%,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2、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5.2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2.5天。株高117.8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5万穗,穗长25.8厘米,每穗总粒数155.3粒,结实率72.0%,千粒重30.2克。抗性:稻瘟病平均3.1级,最高9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8.0%,长宽比3.1,垩白粒率30%,垩白度7.1%,胶稠度8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2%。
内香优18号产量表现
编辑:1、长江上游:2003年参加中籼迟熟优质B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4.6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14%(极显着);2004年续试,平均亩产597.7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55%(极显着);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1.2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34%。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1.7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86%。2、长江中下游:2003年参加中籼迟熟优质C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6.9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45%(极显着);2004年续试,平均亩产587.5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35%(极显着);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7.2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40%。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5.9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54%。
内香优18号栽培技术要点
编辑1、育秧: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中苗移栽,栽插方式宜宽窄行,每亩栽插1.3~1.5
万穴、基本苗达到10万苗左右。3、肥水管理:重施底肥,早施追肥,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忌偏施氮肥。高产栽培过磷酸钙每亩用量不少于25公斤、钾肥不少于15公斤。在水浆管理上,要特别注意后期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褐飞虱等病虫害。
内香优18号审定意见
编辑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1、长江上游: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米质优,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的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2、长江中下游: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米质较优,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在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备注: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