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民政局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4 19:41:20
编辑 锁定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职责调整
(一)取消和调整已由市人民政府公布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取消流浪乞讨等7种人员的收容遣送职责。
(三)加强社会救助职责,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中文名
英德市民政局
地    区
英德市
类    型
政府机构
内设机构
办公室等

英德市民政局主要职责

编辑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民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起草有关规范性文件,拟订全市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负责退役士兵、残疾军人、转业、复员士官、复员干部和军队移交地方管理的离退休干部、退休士官和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接收安置及服务管理工作,指导优抚事业单位和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负责烈士褒扬工作,负责拥军优属,调处重大军民纠纷工作。
(三)负责组织、协调城乡救灾工作,组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建设,负责救灾救济捐赠款物的接收、分配和管理。
(四)负责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负责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城市“三无人员”、流浪乞讨及生活无着人员救助工作,负责农村五保供养、农村敬老院建设和管理,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五)负责老年人、孤儿、弃婴(童)、五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体权益保障和行政管理工作。
(六)负责城乡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指导实施城乡基层群众自发组织建设和城乡社区建设,指导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七)负责行政区划工作,研究和修订全市行政区划规划,负责本市、镇(街道)的设立、撤销、调整、更名、界线变更以及政府驻地迁移的审核报批工作,负责本市、镇(街道)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和管理,承办边界争议的调处事务,负责地名命名、更名、销名审核报批工作,规范地名标志设置和管理工作。
(八)负责婚姻登记工作,指导婚姻服务机构和婚姻介绍机构的管理工作,负责收养登记管理工作。
(九)负责社会福利机构的监督管理,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指导各类社会福利设施建设。
(十)负责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单位的指导和管理工作。
(十一)负责对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登记管理和监察工作。
(十二)负责社会福利彩票销售工作,负责管理、使用、发放福利资金和民政事业费。
(十三)承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英德市民政局内设机构

编辑
根据上述职责,市民政局设8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负责文电、会务、机要、档案等机关日常工作;承担信息、安全、保密、信访、宣传、党务、计生、后勤服务等工作。草拟民政规范性文件;负责民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民政政策法规咨询;负责局机关和指导下属单位的人事、教育、计生、安全保卫等工作;承办局机关及下属单位的日常财务管理;承担民政统计管理工作。
(二)优抚安置股
承担残疾军人、“三属”(烈属、因公牺牲人员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红军失散人员、在乡老复员军人、五老人员、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涉核退役人员和义务兵家属的抚恤、补助、优待工作;负责追认革命烈士的审核报批及烈士褒扬工作;负责复员干部、复员转业士官、退伍义务兵和伤病残军人退役的接收安置工作;负责军队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的离退休干部、退休士官、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接收安置工作;负责复退军人维稳工作。
(三)救灾救济股
组织协调救灾工作;调查核定和上报全市的灾情;组织转移、安置、慰问灾民;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检查使用情况;接收国内外救灾捐赠款物;组织开展临时救助和困难群众救助工作;指导农村五保户供养和各镇(街)敬老院建设。
(四)低保股
指导各镇(街)建立和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组织开展城乡医疗救助;承办省市县财政最低生活保障经费的分配、管理和监管工作。
(五)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股
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建设及村(居)民自治工作;指导监督村务公开工作;指导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负责婚姻登记、婚姻服务机构的管理工作。
(六)区划地名股
负责本市、镇(街道)的设立、撤销、调整、更名、界线变更及政府驻地迁移的审核报批工作;负责本市、镇(街道)行政区域界线和分界线的勘定和管理工作;承办边界争议的调处事务;负责地名命名、更名、销名的审核报批工作;规范地名标志和管理工作。
(七)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股
拟定保障城镇老年人、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福利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各类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工作;指导流浪乞讨及生活无着人员救助工作;负责收养登记和涉外收养登记工作;负责殡葬改革和殡葬管理工作;负责指导公墓的建设管理和各镇(街)公益性公墓或公益性骨灰楼(堂)的开发建设指导工作;负责全市社会团体的审批、登记、管理工作;承担省和清远市委托在英德设立的省、市的社团及分支机构的管理、监督、年审工作;负责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等各项工作;指导社团建立章程、建立和健全党组织,查处社团违法案件工作。
(八)双拥办
负责组织开展拥军优属慰问活动和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组织开展全市性的双拥宣传;组织、指导全市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研究协调处理军(警)民纠纷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协调部队做好拥政爱民工作;接待军人和群众有关双拥政策和军政军民关系的来信来访;负责与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联系、协调工作;承办上级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英德市民政局人员编制

编辑
市民政局机关行政编制23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3名,内设机构领导职数11名。
后勤服务人员数3名。[1] 

英德市民政局事业单位

编辑
根据《印发英德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英发〔2010〕31号)精神,英德市民政局[2]  所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如下:
一、改革内容
(一)保留单位。
1、保留英德市救助管理站,正股级,公益一类。主要任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政策法规和上级的有关会议、指示精神,落实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配合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全面完成救助管理工作任务;负责做好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求助登记、查核、甄别、救助管理等工作和办理入站离站等相关手续;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跟踪服务等工作;负责向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告知救助对象的范围和实施救助的内容,做好救助管理的宣传工作;负责研究制定有关救助管理的计划及措施。核定事业编制7名,其中:站长1名、副站长1名。经费按财政补助一类拨付。
2、保留英德市社会捐助接收站,正股级,公益一类。主要任务:宣传中华民族扶贫济困见难相助的传统美德,开展社会救灾救济款物募捐活动;负责接收国内外救灾捐赠款物及省市分配的救灾款物工作;对所捐赠的物资进行包装,消毒、仓储、调配、发放、运送,使发放的整个过程公开透明,接受财政、审计和社会监督。核定事业编制3名,其中:站长1名。经费按财政补助一类拨付。
3、保留英德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正股级,公益一类。主要任务:纪念先烈、教育后人;负责烈士纪念建筑物的保护、建设、维护和环境美化等工作;提供花篮、花圈、拜祭场所等服务。核定事业编制3名,其中:所长1名。经费按财政补助一类拨付。
4、保留英德市社会福利院,正股级,公益一类,主要任务: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社会福利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福利院的发展规划,各项设施建设和管理维护;承接收养孤、残儿童、弃婴,并负责孤残儿童的养、治、教、康工作;收养城镇“三无” 老人和社会自费老人。核定事业编制7名,政府购买服务人员数2名,其中:院长1名,副院长1名。经费按财政补助一类拨付。
5、保留英德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正股级,公益三类。主要任务: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福利彩票发行工作的方针、政策;组织本地区福利彩票销售发行工作,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核定事业编制2名,其中:主任1名。经费自理。
6、保留英德市殡仪馆,正股级,公益三类。主要任务:负责制定殡仪馆的发展规划以及设施建设与管理保护;负责本市辖区内遗体火化处理任务,为丧属提供遗体告别、整容、骨灰寄存以及丧葬用品销售等殡仪服务;配合殡葬管理有关部门搞好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树立文明办丧新风。核定事业编制30名,其中:馆长1名,副馆长3名。经费自理。
(二)整合单位。
将英德市殡葬执法队职责和人员并入英德市殡葬管理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
(三)转企单位。
1、英德市公墓管理处(英德市英州陵园服务中心)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单位。核销经费自理事业编制9名。转制后,企业移交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管理。
2、英德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厂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单位,并遣散人员。核销经费自理事业编制11名。转制后,企业移交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管理。
二、其他事项
英德市殡葬管理所(英德市殡葬执法队)分类改革方案另行确定。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组织机构 中小学